11月8日上午,平安鶴壁建設表彰大會在市人民會堂舉行,會議總結了2018年以來平安鶴壁建設成績,對下步更高水平平安鶴壁建設作出部署,同時表彰了“創市奪杯”先進集體和個人以及2021年度平安建設優秀單位。其中,鶴壁中院被授予“創市奪杯”突出貢獻單位、二等功集體、2021年度平安建設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鶴壁中院立案庭庭長郭超、鶴壁中院少審庭副庭長李永剛、鶴壁中院執行局法官助理王宇分別被表彰為“創市奪杯”突出貢獻個人、優秀個人、先進個人!
在表彰大會上,由鶴壁中院選送的節目《遇見》登臺表演,來自鶴壁中院各個部門的20名女干警和山城區第一小學合唱團20名小學生通過手語舞講述了《遇見》背后的故事,展現了法官的公正不阿精神和對未來的希翼,更表達出法官追求公平正義和維護人間正道的高尚情懷。
近年來,在市委政法委的精心指導下,鶴壁法院緊緊圍繞中心工作,立足審判執行主業,主動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發展格局,把平安建設工作作為基本著力點貫穿始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平安鶴
壁”創建注入強勁的“司法動力”。在全省政法機關執法滿意度調查中,鶴壁中院連年位列第一方陣,并先后斬獲省級“衛生先進單位”“園林單位”“文明單位標兵”“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2021年被市政府授予“集體二等功”。
一、立足主業,彰顯平安鶴城建設“法院作為”
嚴厲懲治犯罪,保障群眾安居樂業。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始終把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審結各類審刑事案件2804件,判處罪犯4005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依法審結涉黑、惡案35件118人,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1人。成功審理了牛中阿、常濤等一批涉黑惡案,其中,常濤“義字幫”涉黑案被省掃黑辦作為優秀案例發布。
服務中心大局,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民事權益保護,促進案結事了人和,審結各類民商事案件26652件。推行涉企案件“綠標簽”機制,全流程加速涉企案件審理,涉企案件平均審理時長大幅少于全國均值。深化“法律專員”司法護企品牌,派出法律專員197名,走訪企業3000人次。重點提升破產審判工作水平,河南大用實業及其9家關聯公司破產重整恢復生機,為萬余人保留了工作崗位,為企業脫困重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強力執行攻堅,切實提升滿意度。數據賦能撬動執行難點,有力扭轉“人難找、財難尋”執行困局,執結各類案件20475件,全市法院執行到位率位居全省前列。扎實辦理涉及鶴壁、安陽、新鄉三市的“鶴輝高速爛尾工程案件”,最
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原省長尹弘、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胡道才、市委書記馬富國均批示肯定。
二、“五治”融合,貢獻市域和諧善治“法院力量”
共治固本,構建訴源治理“大格局”。與8家市直單位、12個群團組織、行業協會建立“法院+”多元解紛協同機制,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全面推開,有效壓實了糾紛前端預防責任,萬人成訟率實現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該數據排名全省第一。
法治增效,下好訴源治理“一盤棋”。建立“庭、站、點、員”四位一體便民訴訟網絡,全市設立38個巡回辦案點、159個基層民調點。今年以來共調解成功糾紛2852件,同比上升1.7%;解決信訪案件360起。
自治強基,筑牢矛盾化解“定艙石”。淇縣鐵西法庭探索“七員觀審”機制,借力服務,實現了司法專業判斷和群眾樸素認知的有機統一??h小河法庭構建多位一體的“大調解”模式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建設,被省法院?茝V。
智治賦能,鋪設多元解紛“便捷路”。依托訴服信息平臺對各項指標數據進行日監測、周點評、月通報,倒逼質效提升。15項信息化考核指標中我市法院11項居全省第一。線上調解實現常態化,“網上調、就地調、訴前調”機制逐步完善。今年以來,利用調解平臺規范開展音視頻調解案件達1689件。
德治教化,唱好市域治理“重頭戲”。法治基層行“四個一”機制被省級媒體宣傳報道;《身邊的法律故事》案例
讀本漸成體系,小案例傳播了大法治,學法、懂法、守法氛圍濃厚。市法院巧借“五和”文化,創造和諧調解氛圍,實質解紛效果明顯。
三、延伸職能,展現為民紓困解難“法院擔當”
常態化“四大一送”解民憂。以“四大一送”走訪活動為載體,在開展送溫暖活動的同時做好平安建設。近年來, 鶴壁兩級法院共出動干警兩千余人次,入戶走訪群眾5000余戶、逾萬人次,排查解決矛盾糾紛103件,有力助推平安建設基層聯系點“三零創建”工作。
“互聯網+”普法宣傳增民智。利用官方網站、微博、微信、抖音設置平安建設專欄,發布普法資訊3120條,在線解答群眾法律咨詢、判后釋法 2000余次,全社會營造懂法、守法、護法良好氛圍。鶴壁中院原創歌曲《最好的獎賞》榮獲全國法院優秀原創歌曲一等獎和優秀MV獎;《遇見》在第八屆金法槌獎微電影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零距離”聯系群眾暖民心。發布愛民服務十項承諾,開展“情暖百姓”系列主題黨日活動70余次、“法律六進”活動百余次,制作分發平安建設宣傳紙抽12000盒,編印普法宣傳手冊15000冊,印制、懸掛宣傳條幅1760條,營造平安建設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