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確定18個基層法院集中管轄全省范圍內的應當由以下基層法院管轄的第一審環境資源案件:
1.鄭州鐵路運輸法院集中管轄黃河流域44個縣市區。鄭州市:鞏義市、滎陽市、中牟縣、金水區、惠濟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封市:蘭考縣、龍亭區、順河區、祥符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洛陽市:偃師區、新安縣、孟津區、洛寧縣、欒川縣、宜陽縣、嵩縣、伊川縣、洛龍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澗西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安陽市:滑縣;鶴壁市:?h;新鄉市:長垣市、原陽縣、封丘縣、延津縣;焦作市:孟州市、沁陽市、溫縣、武陟縣、博愛縣;濮陽市:濮陽縣、范縣、臺前縣;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三門峽市:湖濱區、陜州區、義馬市、澠池縣。
2.靈寶市人民法院集中管轄小秦嶺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山區2個縣市區。三門峽市:靈寶市、盧氏縣。
3.羅山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淮河干流及大別山生態功能區10個縣市區。信陽市:平橋區、浉河區、息縣、羅山縣、潢川縣、淮濱縣、固始縣、光山縣、商城縣、新縣。
4.確山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桐柏山生態功能區4個縣市區。南陽市:桐柏縣;駐馬店市:正陽縣、確山縣、泌陽縣。
5.淅川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南水北調干渠沿線11個縣市區。南陽市:淅川縣、鄧州市、鎮平縣、宛城區、方城縣、臥龍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平頂山市:葉縣、魯山縣、寶豐縣、郟縣。
6.新鄭市人民法院集中管轄南水北調干渠沿線7個縣市區。鄭州市:新鄭市、管城區、二七區、中原區、航空港區;許昌市:禹州市、長葛市。
7.焦作市解放區人民法院集中管轄南水北調干渠沿線14個縣市區。焦作市:中站區、解放區、山陽區、馬村區、修武縣;新鄉市:輝縣市、鳳泉區、衛輝市;鶴壁市:淇縣、淇濱區;安陽市:湯陰縣、文峰區、龍安區、殷都區。
8.西峽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長江流域6個縣市區。南陽市:西峽縣、南召縣、內鄉縣、社旗縣、唐河縣、新野縣。
9.林州市人民法院集中管轄太行山山地生態區5個縣市區。安陽市:林州市、安陽縣、北關區;鶴壁市:鶴山區、山城區。
10.新鄉市牧野區人民法院集中管轄太行山山前平原農業生態區5個縣市區。新鄉市:獲嘉縣、新鄉縣、衛濱區、紅旗區、牧野區。
11.南樂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海河流域4個縣市區。安陽市:內黃縣;濮陽市:華龍區、清豐縣、南樂縣。
12.汝陽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豫西山地丘陵生態區5個縣市區。洛陽市:汝陽縣;平頂山市:汝州市;鄭州市:登封市、新密市、上街區。
13.舞鋼市人民法院集中管轄平頂山礦區修復農業生態功能區5個縣市區。平頂山市:舞鋼市、新華區、衛東區、石龍區、湛河區。
14.襄城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豫中平原生態亞區9個縣市區。許昌市:魏都區、建安區、鄢陵縣、襄城縣;漯河市:郾城區、源匯區、召陵區、舞陽縣、臨潁縣。
15.民權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大運河廊道9個縣市區。商丘市:民權縣、柘城縣、睢縣、寧陵縣、梁園區、睢陽區、虞城縣、夏邑縣、永城市。
16.通許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豫東平原農業生態區5個縣市區。開封市:鼓樓區、禹王臺區、通許縣、尉氏縣、杞縣。
17.周口市淮陽區人民法院集中管轄沙潁河廊道10個縣市區。周口市:川匯區、項城市、鹿邑縣、扶溝縣、西華縣、商水縣、沈丘縣、淮陽區、鄲城縣、太康縣。
18.汝南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豫南平原生態區7個縣市區。駐馬店市:遂平縣、汝南縣、驛城區、新蔡縣、西平縣、平輿縣、上蔡縣。
1.鄭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集中管轄全省范圍內應由中級法院管轄的第一審環境資源案件。
2.鄭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集中管轄對上述18個基層法院審理的環境資源案件上訴、抗訴的二審案件。
二、《關于全省法院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的規定》明確了集中管轄的環境資源案件范圍:
1.環境污染責任糾紛:(1)大氣污染責任糾紛,(2)水污染責任糾紛,(3)土壤污染責任糾紛,(4)電子廢物污染責任糾紛,(5)固體廢物污染責任糾紛,(6)噪聲污染責任糾紛,(7)光污染責任糾紛,(8)放射性污染責任糾紛;2.生態破壞責任糾紛;3.探礦權糾紛;4.采礦權糾紛;5.取水權糾紛;6.養殖權糾紛;7.捕撈權糾紛;8.探礦權抵押權糾紛;9.采礦權抵押權糾紛;10.探礦權轉讓合同糾紛;11.采礦權轉讓合同糾紛;12.林業承包合同糾紛;13.漁業承包合同糾紛;14.牧業承包合同糾紛;15.排污權交易糾紛;16.用能權交易糾紛;17.用水權交易糾紛;18.碳排放權交易糾紛;19.碳匯交易糾紛。
(二)行政案件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起訴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林業、漁業、礦業、水利、能源、電力、黃河河務等行政主管部門及相關人民政府作出的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管理方面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許可、行政確權、行政協議、不履行法定職責、行政復議等行政行為的行政案件(涉及土地的征收征用、登記、確權、政府信息公開等案件除外)。
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