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如何幫助申請執行人追回財產?
網絡查控?隨行跟蹤?
風里雨里,
執行人員總有辦法找到你
短視頻APP,一種新的觀看世界的方式,
竟然還可以通過它讓被執行人無處遁形?!
近日,信陽市平橋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干警通過某手機APP發現了被執行人隱瞞未報的財產,火速出擊高效執結了一起定作合同糾紛案,當事人隔著手機屏幕連連點贊。
2018年,被告邱某在原告閆某處定做室外門頭廣告招牌,支付了定金300元,原告制作后并進行了安裝,8月被告又支付余款 500 元。后經雙方結算,被告向原告出具借條一份,定于12月付清余下的1400元工錢。豈料到約定日期后,被告遲遲不肯支付欠款,原告遂將其訴至平橋法院,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公開審理并判決被告向原告支付定作費1400元。判決生效后,被告不僅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而且還與原告玩起“躲貓貓”游戲,無奈之下原告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法官方斌通過電話與邱某進行釋法明理、溝通交流,并多次前往被執行人邱某住所開展執行工作,但邱某借口人在外地,拒絕履行給付義務,執行工作一時無法開展,為保護申請執行人權益,方斌對邱某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依法凍結了被告名下賬戶及財產。
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際,執行局干警余曉晨無意中在某短視頻APP看到邱某正對一個垂釣園進行宣傳,且還在直播招攬顧客。經查明,垂釣園工商未登記于邱某名下,執行人員通過反復對照、仔細辨認短視頻內和直播時邱某所處的場景,最終將其鎖定在某鄉鎮的一個無名道路上,隨后立即導航前往。對于執行人員的到訪,被執行人邱某終于意識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并表示對自己不配合執行法官工作的行為十分后悔,同時當場履行了應付款項。至此,該案順利執結,有效化解了雙方當事人的矛盾糾紛。
執行隊伍用利劍所指、法威無比的精神,有效保障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為不斷提高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作出應有的司法貢獻。小編也在此提醒大家:定作合同糾紛在實務中屢見不鮮,作為承攬人和定作人應在合同簽訂和履行過程中處理得當,避免承擔不必要的法律風險。